给定资料:
有个人在山东的某知名景区前,花二十元买了一顶帽子,然后他戴着这顶帽子南下,来到湖南的某景区,看到同样的帽子,只是颜色不同,于是他跟湖南的这个小摊主说,我在你这买的帽子,颜色不喜欢,我换顶吧。然后,他戴着这顶帽子来到福建的某个景点,如法炮制,又换了一顶颜色不同的帽子。
这不是一个笑话,因为“国内绝大多数的旅游纪念产品都缺乏新意,不同地方不同景点的纪念品千篇一律。但是国外的旅游纪念品,一个主题会发挥得淋漓尽致,比较突出的例子是埃菲尔铁塔,会有各种衍生和变形,很别致。”中国旅游纪念品网负责人周岩方称。
国内旅游纪念品不仅是形式上也是题材上的刻板。“现在大多数景区卖的都是钥匙扣、冰箱贴,题材上就是把景区的logo印上去。你去看俄罗斯套娃,甚至能够以政治人物来戏谑,但是国内的旅游纪念品,一本正经,特别是很难让年轻人有兴趣。”
“可以说,目前国内都没有专门生产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商。例如生产茶杯的厂家,今天这个景区来,定一批货,把景区的标志印上去,明天又印上去另一个地标图案。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个生产茶杯的厂家。”周岩方称,现在很少有厂家愿意为自己的设计去申请专利,其实这个手续并不麻烦,但是申请专利的考虑只是为了在产品上贴上了一个标签,“如果真的发生了侵权事情,维权很麻烦。你说人家模仿你,但是他稍微改变了一点花纹,他就可以说他不是模仿。”
这一点,北京生产景泰蓝礼品的铭客诚有限公司负责人单涛深有体会,“与其把精力花在申请专利上,不如我们快速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市场上的模仿速度,超出你的想象,防不胜防。”小小的旅游纪念品,其实也是所有“中国制造”命运的缩影。
随着旅游市场的开拓,众多拥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景区愈发吸引游客,每个地方的旅游纪念品也应当是充满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却发现,景区的纪念品中有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
对于旅游商品“千篇一律”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600字。
【解析】
旅游商品是一个景区乃至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代表着这个地方、这个景区的文化背景和特质。“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是对旅游消费者的一种欺骗,更是对景区独具特色的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
旅游商品山寨之风盛行,一是源于一些景区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门票经济”,而忽视了对当地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与打造;二是部分商家在经营旅游商品时往往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而忽视了对本土特色文化产品的制作与宣传;三是当地的旅游监管部门缺乏对旅游商品市场的考察和监管,对于商品本身是否与景区的人文景观相协调、是否进行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缺乏重视。因此,各式各样的旅游商品失去了应有的文化纪念价值,不仅会导致旅游消费者对景区文化产生误解,更会使得各具特色的景区资源遭到浪费。
由此看来,景区建设带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当地旅游文化的发掘与保护,从而促进旅游商品的特色化和创新化。
第一,设计时充分了解当地特色元素。在充分了解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制做出的纪念品才能够更加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本土旅游文化资源的宣传和开发。
第二,要注重当地特色产品品牌的培养。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对当地具有知名度的特色产品的保护,同时注重保证产品销路,这样能够有效解决游客买不到特色产品的困扰。 第三,注重振兴传统手艺,加大对特色文化的保护。当前很多传统手艺濒临失传,亟须重新振兴,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版权的保护力度和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同时宣传倡导手艺继承人将传统手艺继续发扬光大,真正把地方特色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