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江西一位人大代表在乘车时发现一起污染事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手机APP反映给省人大,没想到当天他的建议就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这位人大代表很满意,履职的积极性更高了。
这是前几天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江西调研时听到的一则小故事。江西人大通过手机APP为人大代表搭建了一个环保监督平台,人大代表可以随时随地履行监督职能。
除此之外,调研组还了解到,江西省建立了人大预算审查平台,具有查询、分析、审查、预警、服务等功能,以加强人大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防范。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也见过类似的监督平台。在某地环保部门检查时,仅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就搞了两套系统,而且互相不兼容。但两套系统运行了两年多,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天气预报上。至于重污染天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污染源是什么、能否总结出规律进行治理等问题,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
前后两个不同地方,同样都通过网络行使职能,但效果却大不相同。
当下,全国很多地方人大都在借助互联网探索更好履职路径,将互联网运用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领域。应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监督形式,是一种在线监督。但要把这种好的形式用好,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数据质量问题。数据一定要准确,而且要实时更新。倘若数据不准确、不更新,甚至还有错误的话,不仅起不到监督作用,反而还会误导。就监督而言,如何选准监督主题,是地方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难点。江西人大在进行执法检查之前,通常会调出监督平台的相关数据,进行梳理、比较,精准分析出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的放矢进行执法检查。实践证明,数据质量与人大监督质量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数据运用问题。大多数网络平台都具有查询功能,但不能止于查询,一定要让数据“活起来”“动起来”。以人大预算审查平台为例,不能发现了问题,仅预警提示就完事,而是要实时跟踪监督意见的落实,通过认真分析落实情况,“一追到底”进行督办,从而提升人大监督实效。人大立法也是如此。地方各级人大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对拟制定法律的可行性、准确性作出评估、判断,从而提高人大立法质量。
这些网络平台积累的海量数据不仅对人大工作本身有用,对政府部门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但目前来看,这些有价值的数据多被束之高阁,处于沉睡状态,其原因在于人大对这些数据没有进行延伸开发。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政府,完全可以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信息时代,人大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如何深度运用、功能优化、互联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