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读下文>>>2019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强化本科教育 大学应承担更多责任
随着《成都宣言》及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的发布,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成为大学校园乃至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四个回归、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取消清考等成了议论的焦点。
对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无论是高等教育界,还是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社会各方,都没有异议,都有迫切改变的想法。各方认识的不同之处在于:是什么原因导致水课的产生,怎样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从教师层面看,在科研导向的大背景下,申请高级别课题(或项目)、发表权威期刊论文成为教师追逐的首要目标。有了这两项,则名利双收,晋升职称、获取荣誉、提拔当干部、社会兼职等滚滚而来。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科研上占用了太多的精力,必然在教学上投入不够,导致教学内容陈旧乏味,方式照本宣科,考核以一张试卷定成绩,水课应运而生。
有人会说,搞科研也能促进教学呀!实际上,除开一些基础性研究及教研类课题,许多课题与教学关涉并不大。有的大学采用“非升即走”的方式分流及淘汰教师,看似公平公正,实质还是科研主导,只要能做项目、发论文,教学差点没有关系。如果申请到高级别课题,发表论文相对容易(学术刊物欢迎有高级别课题支撑的论文),获奖也更方便。于是,许多教师把精力都放在经营高级别项目上,成天填写各种课题申请表、项目验收表、申报奖项表……有的教师在晋升无望的情况下,转而充当培训机构的雇佣军,以获取看得到的利益,教书反而成了副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教师不能坚持职业操守,不以教书育人为本位,从而助长水课的产生。
从教学管理层面看,一是一些学校把管理等同于经营数据,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大学排行榜上升了多少位次,取决于发表了多少权威期刊论文、收获多少高级别课题、得到多少经费资助、斩获多少政府奖项,其他诸如生师比、留学生数量、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数量、考研率、就业率等指标也很重要。课程教学质量却很难用数据来体现,像专业课学时偏少,课程难度降低,考试不严格(划重点、设置不及格率上限、补考随意)、毕业论文走过场等,并不会直接影响排名。然而,毕业生的整体质量要经过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短期的数据不能说明太多问题。
二是因人排课,合班上课质量堪忧。有的学校为了方便管理,不聘请业界专家上课,让非专业的本单位教师上专业课程,人为制造水课。为了节省师资,降低成本,公共基础课合班比较普遍。一些专业课也合班,100多人“挤挤一堂”。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一些热门专业班级人数庞大,有的高达70余人。课上交流少,教师满堂灌,课下不辅导,学生不阅读专业书籍,作业又少,长此以往,优质课也变成了水课。至于“清考”,有教学管理者长期姑息的因素,也与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大环境关联,不单单是哪一所大学的问题。
杜绝水课,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大学责无旁贷。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指导他们规划未来,探索对理论问题及学科前沿问题探究的兴趣。教学管理者应尊重高等教育规律,营造重视教学的环境,改变以科研为主导的考核模式,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方面把教学业绩列为必需参考的因素。高校引导学生回归专业、回归课堂、回归书籍,以笃学慎思、求索担当为己任,自然就没有了“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