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挽留每一份春色,还需大力鼓励全民监督。
作者:墨林
3月24日晚,一名男子在武汉大学游览时,跨过围栏疯狂摇动樱花树枝干,樱花纷纷掉落,男子边摇边笑,同行者还起哄叫好。有学生上前制止反被怼“没素质”。(3月25日 中青在线)
为什么总有一小撮人不知耻?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但笔者认为此类现象并不总关乎国民的整体素质,一出现景区不文明行为就做民族自省,是妄自菲薄的表现,对绝大多数公民来说也是有失公允的。总体而言,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众的公共意识已有显着提升,此事能够引起广泛的愤怒足以说明指向失范行为的对抗性的自省声音已经形成。
但这一小撮人的存在依然值得警惕,毕竟啥事都禁不住有人“破窗”。依照“破窗”理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便会诱使他人效仿,甚至变本加厉。从这个角度来讲,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护公共环境的健康有序,是很理想化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再有,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不能奢望国民教育这一宏观的解决方案在具体的景区管理问题上发挥作用。
因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效规则的建立与配套的惩戒措施是必要的。常识告诉我们,再循循善诱的家规背后也有一条鸡毛掸子的存在,换句话说,规则当有戒尺。据悉,武汉曾尝试通过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以期能够遏止对樱花的破坏行为,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此举是普适性、过于宽漫的举措,缺乏针对性,起不到警示个体的作用,虽然也是规则却塑不出“方圆”。
塑成“方圆”有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证,在车站售票窗口前总会有两条间距仅为半米左右的栏杆,人们在栏杆内排队买票,很简单地就把拥成一团的人“捋直”了,这还不是关键,更关键的是在这个场域内形成了一个极为高效的舆论空间,一旦有人想挤到前面插队立刻就会招致一队人的白眼和揶揄。这带给我们的启发是,舆论的惩罚能够在抵制此类不文明行为的事情上发挥作用。
谈到具体的举措,罚款、拉黑名单和网络公布是可行的;与此同时,在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在玩抖音快手的时代,鼓励全民监督是另一可探索的新思路。当然,舆论的鞭策要有的放失,要警惕网络暴力,警惕矫枉过正,谨防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总之,一个基本的方向是,我们要在技术管理层面入手,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形成舆论戒尺,以寻求问题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