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3 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社会热点分析类题目在答题过程中,常常需要谈对策和建议。不少考生在答题过程中,由于思考时间有限、对政策的理解水平不高,往往倾向于使用万能对策。最常见的万能对策答题套路:“针对……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第一,要加强思想教育,……;第二,要强化监督管理,……;第三,要完善法律法规,……”这种答题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严重脱离实际情况,没有针对题干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二是容易形成套路化,给考官造成严重的心理疲惫和厌倦烦躁之感,对评分非常不利。
在提出对策和建议方面,考生应当坚持“针对性、可行性、操作性”这三大原则。在此云南公务员考试网(www.yngkw.org)用以下示例为考生做讲解。
【关键词】
实名制 制度改革 公共决策 社会管理
【热点背景】
背景一:
继去年杭州发生快递爆炸事件后,广州天河区再次发生了快递包裹炸弹案。一系列的快递爆炸案再次将快递要否实行实名制的话题推向台前。据悉,公安部自前年在绍兴县试点快递实名制,至今已有一年多。试点证明,实名制取得了实效,公安部准备在全国推广。
正在绍兴县试点的实名制流程是:客户先出示身份证,业务员将有关信息输入电脑,然后开包检查、核实寄递物品,最后收件人出示身份证接收快递。这一操作程序虽然繁琐了点,但能够确保安全投递,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
据绍兴县警方透露,该县有70多万外来人口,贩毒吸毒现象较为严重。自试行快递实名制后,毒品犯罪现象得到了遏制。去年年初,绍兴警方通过倒查寄递企业寄递物品的收发信息记录,从而准确锁定了一名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犯罪嫌疑人,并成功侦破两起通过寄递方式贩运毒品的特大案件。之后涉毒、涉爆物品很难渗透,“寄递物品收发实名制”对震慑犯罪分子有明显效果。
背景二:
北京市推出《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各大网站微博都将在2012年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采取的都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在7日召开的贯彻《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座谈会上,北京市网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16日将成为北京微博老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的时间节点,之后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老用户,将不能发言、转发,只能浏览。
背景三: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旅客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旅客须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购买车票,并持车票及购票时所使用的乘车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免费乘车的儿童及持儿童票乘车的儿童除外)进站、乘车。
今年春运期间,火车票售票实名制不仅有效遏制了倒票活动,而且对网上追逃、打击流窜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记者13日从铁道部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国铁路公安机关通过旅客实名购票查获375名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占铁路公安机关查获在逃人员总数的56%。
【考点分析】
一、褒贬分析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与之同时,社会管理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方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比如实名制成为社会某些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凡事有利弊,社会大众对此事也是褒贬不一
从正面来讲:
1、网络实名制可以有效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能有效遏制网瘾,并使网友看到更有责任的言论,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息的准确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更方便安全。
2、邮政、快递业不规范的收寄会给不法分子邮寄毒品、非法物品提供便利,而快递等领域实行实名制有利于提高邮件安全性、健全禁毒堵源截流体系。
从反面来说:
这一举措可能会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让群众有所顾忌。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不能让实名制成了个筐,什么问题解决不了都往里装。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陈家建所说,“像购买紧急避孕药这种涉及个人隐私的领域,实在没有太大必要实施实名制。这既造成公共行政资源的一种浪费,收效也不见得大。”
二、对策总结
1、将普及安全知识、树立安全观念、强化安全责任、提升安全技术、完善安全立法等措施结合起来,从根本上筑起信息安全的防线,化解网络时代的“密码危机”。
2、通过行政权力推行包括网络实名制在内的所有实名制,必须从长计议、慎之又慎;首要的是,必须强调实质正义,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和威胁,这是公共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
3、推行实名制必须广泛征求民意、达成广泛共识、符合法律和行政程序,并建立反应及时的纠错机制。
4、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的保护体系,厘清和明确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各种机构在保护个人隐私问题上的职责所在,以打消公众对实名制的重重顾虑。
5、一些全国性大举措,各方借力的可行性要论证充分,力求使一项举措涵盖更多领域,以最小社会成本,获取最大收获,某些公共事务,包括城市诸多综合治理项目,需更多地从宏观层面,进行科学设计提高决策收益。
【关键词】
广东纪委 官员财产公示 反腐倡廉
【热点背景】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广东将以争当全国反腐倡廉建设排头兵的实际行动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努力构建广大党员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立体防线,逐步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日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他透露,广东正分别在粤北和珠三角地区各选择一个县和一个区,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并在一定范围公示的试点工作。今年成立的省市两级预防腐败局将会在推进预防腐败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实施社会领域防治腐败战略,促进廉洁政府和廉洁社会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考点分析】
一、原因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以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两次提到了反腐倡廉,新形势下反腐败的工作艰巨也前所未有,分析腐败现象的产生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利益诱惑。
2.体制漏洞。
3.监督不力。
4.道德因素。
二、公开财产的意义
财产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第一,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和廉洁自律自觉性,在全社会培育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
第二,廉政账户的设立对于妥善处理领导干部无法拒收的“红包”、遏制收受“红包”风气、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公开透明,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收入都接受考核, 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只有最大规模的、最细致的公众监督才能更有效约束权力。
三、对策总结
反腐倡廉工作引起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若要解决此问题拟从四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一是权力公开要到位。我们要大力推进和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以及各领域的办事公开制度,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制度要创新。要真正做到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针对行政审批、干部任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行政执法与司法等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的领域和环节提出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三是监督要有力。毛主席过去说,跳出“历史周期率”就是让人民监督权力,使之不敢懈怠。如果这些方面都落实好了,所谓的官商勾结的问题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4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