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申论热点:十八大之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013-05-27 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在文化建设方面,十八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相比,明显有了新的高度,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多的是一种定性化的表述。这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且有明确的文化强国的目标,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很明确的内容和内涵。


  【报告摘要】


  胡锦涛在十八大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解读】


  十八大报告中不仅强调了公民素质的提高,还直接将之单独列为一节,这在之前是所没有的。之所以在新时期强调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出于以下考虑:


  [综合分析]


  公民形象是一个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公民素质如何、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形象。国民素质是评价一个国家好与坏,最直接可行的方法。但是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


  事实上,近几年来,对于公民的道德素质水平,社会有非常多的争论,比如,有关道德滑坡的讨论,去年小悦悦事件,老人不敢扶现象等等。


  对于当下严重的道德问题,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把握其复杂原因,包括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个体原因与群体原因,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国内原因与国外原因,浅表原因与深层原因,等等。


  第一,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包括道德转型,传统道德发生裂变,新旧道德激荡碰撞,道德失范现象不可避免。在转型期内,既有传统道德的裂变、消亡和新生,也有新兴道德的生长、发育和检验,二者融为一体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对传统道德尊重不够、认识不足、取舍不当。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对传统道德规范批判的多,肯定的少;抛弃的多,继承的少,导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许多优良美好的传统道德被忽视、抛弃甚至践踏了。对传统道德的良莠不分、取舍不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


  第三,对新兴道德建设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宣传不够,应用不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出的新兴道德如何梳理、清理、扬弃,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如何规划建设,总体上重视不够,研究不透,把握不准,缺乏共识。


  第四,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脱节,道德失范代价过低。主要是对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导致在行动上厚此薄彼,一手硬一手软。特别是很多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发生后,由于没有相关法律,司法机关无法将其绳之以法,公众和舆论谴责的威慑作用有限,久而久之,道德失范行为不仅增多,而且更加严重,并形成不良效应。


  因此,需要我们采取切实的一些措施,来解决公民素质问题,因此,十八大当中把公民道德素质单独成节来讨论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的。

分享到

切换频道